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关于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教授报告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25 14:38:46 浏览次数: 【字体:
报告题目:High-Performance Membranes for Energy-Efficient Desalination and Wastewater Reuse
 
报告人:环境与轻纺学部外籍院士候选人、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教授
 
报告时间:201712253:00-4:00
 
报告地点:Q204
 
个人简介: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1955年出生于以色列,198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终身教授,1998加入耶鲁大学创办了环境工程学科,2006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膜领域顶尖学者,正渗透膜技术的开创者,被公认为美国环境工程领域最具成就教授。至今已获得29个奖项和荣誉称号:2005年被美国国家水研究中心授予水研究领域最高奖项—克拉克奖;2011年获得美国市政工程学会西蒙奖;2015年获得意大利总统亲自颁发的国际埃尼奖;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超过300篇研究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5万次,h因子大于120并连续两年(20152016)被汤森路透集团认定为两个学科领域(环境生态、化学)的全球前1%的高引学者。 
    Elimelech教授在环境工程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首次从理论和实验方面阐明了颗粒物粒径在过滤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创新性地将地球化学异质性以及电荷/化学异质性应用于解释胶体粒子在颗粒状多孔介质中的过滤行为。2004年,Elimelech教授提出新的数学公式用于预测胶体的单收集效率以及颗粒物在粒状多孔介质中的去除效果,被多本教科书采用,并且以其名字命名,成为水处理工程师进行沙滤池设计的基本公式之一;他将这一规律延伸到预测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孢囊)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过滤效果Elimelech教授是世界上公认的膜领域顶尖学者,其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他首次揭示了反渗透膜表面粗糙度在膜污染过程中的关键影响,从作用机制上分析了水处理膜的胶体、有机物及生物污染过程,并首次提出污染泥饼层促进渗透压升高的膜污染机理;主持研发了一系列的膜表面改性方法,有效抑制膜污染的发生,其成果被全世界膜技术公司普遍采纳,开发出了相应的抗污染膜材料;创建了正渗透膜技术,推动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在NatureScience上分别撰写了两篇经典论文,对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Elimelech教授成功的将正渗透技术工程化,该技术在处理高浓度盐水时,比传统技术降低30%的能耗,并节约三分之一的基建投资,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60亿美元;开发了基于膜技术的页岩气压裂液处理工艺,设计成移动式处理装置,突破了石化行业页岩气开采的环保瓶颈;开发了闭合回路反渗透处理工业废水和苦咸水系统,在工程中成功应用;帮助可口可乐、雀巢、BM等公司解决了小型桶装水处理、食品工厂污水氧化塘周边地下水中砷释放、微芯片制造的纳米颗粒废水等工程问题,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3600万美元资助,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基于纳米及膜技术的系统研发平台。
    自2006年起Elimelech教授开始与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成为最早参与中国水环境保护事业的西方学者之一。针对典型行业废水治理和回用所面临的瓶颈性技术需求,开发了基于膜技术的废水脱盐与回用工艺,大规模成功应用于火力发电、石油石化、市政污水等行业的水处理工程,其中浙江长兴岛电厂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正渗透膜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发电厂。同时,Elimelech教授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废水治理与回用技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为中国水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