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12月1日上午9时,在南昌航空大学Q栋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江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刘清梅、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副处长卢荣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曲久辉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和来自全国其他高校的杰出青年、副校长等十多位专家学者。我校副校长,实验室主任罗胜联教授出席了会议,我室所有老师及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第一部分是由实验室的各位老师介绍实验室的总体情况。首先我室主任罗胜联教授就实验室近两年的发展情况向各位专家做了汇报,罗主任从实验室更名与研究方向调整、研发活动与成果情况、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硬件设施建设、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五个方面对重点实验室做了全面介绍。之后罗旭彪教授就水处理功能材料方向、涂新满副教授就环境监测新方法与新技术方向、陈素华副教授就环境生物技术方向等相继做了报告。
会议第二部分是2012年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审核。先由罗旭彪教授对开放基金的总体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曲久辉院士、任南琪院士及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其他委员对实验室开放基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专家指出,本着开放、吸引人才、增加实验室知名度、弥补研究方向存在不足的原则,开放基金要形式多样,加大宣传,多鼓励外校、外院的人才申请,课题要重质胜于重量。通过开放基金让外界更了解实验室,创造合作、交流、发展、整合资源的机会。最后各位专家对开放基金申报的课题进行投票表决。
会后,曲久辉院士、任南琪院士及其他委员分别就人才、设备、成果、管理、开放、服务等几方面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意见,指出实验室的发展要以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以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近期目标。根据实验室的名称,进一步凝练四个研究方向,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实验室要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多吸引人才;基础研究要在理论上升华,将成果应用服务于地方建设。曲院士最后总结指出,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方式应该是前期自由式发展,再找出优势方向重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