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张永明教授来环化学院作报告
2014年9月5日上午10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永明教授应环化学院的邀请,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Q204会议室做了题为“紫外光(催化)解加速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的报告。本次报告由环化学院熊祯晟老师主持。

张永明教授作报告.jpg
张教授先简单介绍了他的课题组开发新颖的光催化与生物降解一体化的反应器的研究背景。之后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光催化与生物降解一体化的反应器(Integrated Photocatalytic-Biological Reactor,IPBR)、改进型的内循环光解生物膜反应器(Internal loop photolytic biofilm reactor,ILPBR)和内循环折流式光催化生物膜反应器 (Internal Circulating Baffled Photo-biodegradation reactor, ICBPBR)三种反应器的结构、运行方式及用途。张教授系列详细阐述了用光催化氧化与生物膜降解同步耦合反应器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研究机理,解释了光催化(解)与生物降解同步耦合可以明显加速有机物的降解速率的原因。

张教授与学生交流.jpg
讲座最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踊跃提问,张永明教授详细解答并对学生积极发言表示赞赏。

张教授参观重点实验室.jpg
张永明教授简介:
张永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200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从事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和新型生物反应器的开发。 2006-2007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院 (Biodesign Institute)的环境生物技术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在国际著名环境生物技术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Bruce E Rittmann教授课题组从事PCBBR (Photocatalytic Circulating-Bed Biofilm Reactor)的应用研究。 历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硅酸盐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副教授、教授。曾任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Process Biochemistry、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特约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PCBBR的应用研究, 新型生物膜反应器,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 环境生物技术, 受污染地表水的生物修复以及生化反应工程。曾参与1项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并负责其中1项子课题;主持多项江西省重点科研项目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过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多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环保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目前主持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基金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和1项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在《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rocess Biochemistry》、《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