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及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郭国聪研究员来学院作报告
2015年7月25日下午3时,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及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郭国聪研究员应环化学院邀请,在Q319会议室分别做了题为“纳米电化学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和“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报告。
李景虹教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纳米光电化学技术-高效去除水中新型污染物和原味电芬顿技术-电催化水处理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第一部分李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静电纺丝醋酸纤维素去除三氯生的效果和机理、静电纺丝固定吸附剂去除重金属、静电纺丝制备N-TiO2,高效钨酸铋的制备以及卤氧铋-取代、表面缺陷对其光催化活性的机理研究。第二部分李老师介绍了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高效氧强化电极的研制、电极表面氧催化效能研究,碳基贵金属合金纳米电极-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电极电催化效能考察,AuPd/Fe3O4原味电催化电极-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和碳基贵金属合金粒子电极-贵金属催化转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李老师给大家展望了纳米电化学在可持续环境化学中的应用前景。李老师精彩的报告使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
郭国聪研究员的“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报告中,郭老师与南昌航空大学环化学院师生分享了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结构和机理上介绍了金属卤化物、金属配合物光致变色材料,以及基于光致变色特性在X射线光致变色材料、光调控非线性光学开关和光调控CO2吸附和释放方面的应用。郭老师对老师和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报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李景虹简介:
李景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人事部回国(来华)定居专家,江西“赣鄱英才555工程”。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长春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创新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分析化学与生物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电化学与纳米电化学等。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90余篇,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李景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人事部回国(来华)定居专家,江西“赣鄱英才555工程”。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长春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创新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分析化学与生物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电化学与纳米电化学等。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90余篇,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郭国聪,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助理,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福建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八届运盛(福建)青年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科学仪器专项和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和中科院九五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和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近五十项。在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Engl, Chem Commun, Inorg Ch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 Dalton等国际高影响力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9件,其中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2件,其中授权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