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李金恒教授协同创新团队在POPs反向构建与去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8 09:11:14 浏览次数: 【字体:

论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网页图

  日前,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罗胜联教授和李金恒教授所领导的协同创新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1.329)上发表研究论文“Oxidative 1,2-carboamination of alkenes with alkyl nitriles and amines toward ?g-Amino alkyl nitriles”,重点报道了铁催化烯烃碳-胺化反应合成g-氨基腈类化合物的方法和技术,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反向构建与去除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基础,此项研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去除研究方面又一新的突破。

  γ-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例如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γ-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因此,含γ-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作为生化制剂也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40多种,目前相关研究和开发的此类生化制剂正在成倍增加。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分解后得到相应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单元,这类物质必将成为一类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罗胜联教授和李金恒教授团队预见性地开展相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反向构建与去除研究。该项研究通过使用廉价的铁催化剂,高效实现三组分一步合成g-氨基腈及其衍生物。通过该反向构建的方法研究,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单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去除机制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4720